接下來小編逐一為大家分析一下影響中頻感應加熱設備加熱效率的因素。
1.影響中頻感應加熱設備加熱效率的因素--零件的特性
①金屬或塑料
首先,電磁感應加熱只能直接使用導電材料,通常是金屬。塑料和其他非導電材料通常可以通過首先加熱將熱量傳遞給非導電材料的導電金屬感受器來間接加熱。
②磁性或非磁性
加熱磁性材料更容易。除了渦流產(chǎn)生的熱量外,磁性材料還會通過所謂的磁滯效應(如上所述)產(chǎn)生熱量。在高于“居里”點(磁性材料失去磁性的溫度)的溫度下,這種效應不再發(fā)生。磁性材料的相對電阻以 100 至 500 的“磁導率”等級評定;非磁性材料的磁導率為 1,而磁性材料的磁導率可高達 500。
③厚或薄
對于導電材料,大約 85% 的熱效應發(fā)生在零件的表面或“皮膚”上;加熱強度隨著與表面距離的增加而減弱。因此,小的或薄的零件通常比大的厚零件加熱得更快,特別是如果較大的零件需要一直加熱。
研究表明交流電的頻率與加熱穿透深度之間存在關系:頻率越高,零件中的加熱越淺。100 到 400 kHz 的頻率會產(chǎn)生相對高能的熱量,非常適合快速加熱小零件或大零件的表面/表皮。對于深入的、穿透性的熱量,在 5 至 30 kHz 的較低頻率下的較長加熱周期已被證明是最有效的。
如果您使用完全相同的感應過程來加熱兩塊相同尺寸的鋼和銅,結果將大不相同。為什么?鋼——連同碳、錫和鎢——具有高電阻率。因為這些金屬對電流有很強的抵抗力,所以熱量會迅速積聚。銅、黃銅和鋁等低電阻金屬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加熱。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因此非常熱的鋼片比冷的鋼片更容易接受電磁感應加熱。
2.影響中頻感應加熱設備加熱效率的因素--電感設計
電磁感應加熱所需的變化磁場是在感應器內(nèi)通過交流電流產(chǎn)生的。因此中頻電感器設計是整個系統(tǒng)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精心設計的中頻感應器可為您的零件提供適當?shù)募訜崮J?,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中頻感應加熱電源的效率,同時仍允許輕松插入和移除零件。
3.影響中頻感應加熱設備加熱效率的因素--中頻感應加熱電源容量
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加熱特定零件所需的中頻感應加熱電源的尺寸。首先,必須確定需要將多少能量轉(zhuǎn)移到工件上。這取決于被加熱材料的質(zhì)量、材料的比熱以及所需的升溫。還應考慮傳導、對流和輻射的熱損失。
4.影響中頻感應加熱設備加熱效率的因素--所需的溫度變化程度
最后,特定應用的電磁感應加熱效率取決于所需的溫度變化量。可以適應大范圍的溫度變化;根據(jù)經(jīng)驗,通常使用更多的感應加熱功率來增加溫度變化的程度。
以上是影響中頻感應加熱設備加熱效率的因素。更多關于中頻感應加熱設備的相關技術知識,請咨詢青島海越機電--中頻高頻電磁感應加熱設備制造商。